病请描述:儿童心理性疾病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儿童心理性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焦虑症、抑郁症等,不仅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产生深远影响。 患者性别男,5.8岁,身高体重数据如下:身高106cm,处在3th百分位,体重20kg,处在50th百分位,提示身高过矮超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但通过心理评测,孩子被确证为ADHD;同时,孩子骨龄检测8岁,发育同步,无明显异常。在问诊的过程中,患者家属主要强调了目前在身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孩子ADHD的影响下,孩子没有办法休息的很好以及饮食存在问题。 那么像ADHD这类有心理性疾病的患儿的生长发育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关注,怎么去做好日常的干预及防范呢?让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建议来进行学习。从而避免出现孩子生长发育及心理的更深度的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发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增长,即生长;二是功能的成熟,即发育。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都可能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儿童心理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养摄入:患有心理性疾病的儿童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挑食等饮食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发育。 2. 睡眠质量:心理性疾病患儿常伴有睡眠障碍,如失眠、夜惊等。睡眠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期,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 3. 运动能力:心理性疾病患儿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原因,减少户外活动,导致运动能力发展受阻。 4. 社交能力:心理性疾病患儿在社交互动中可能表现出退缩、焦虑等行为,影响其社交技能的发展。 以ADHD为例,长期研究发现,ADHD患儿在身高、体重等方面的增长速度可能低于正常儿童。虽然部分患儿在成年后能够追赶上正常水平,但在儿童时期,这种差异是显著的。 那么,如何减轻儿童心理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呢? 1. 早期干预:一旦发现儿童有心理性疾病的迹象,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评估和干预。 2. 综合治疗: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等综合治疗手段。 3. 家庭支持:家长应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患儿心理健康的恢复。 4. 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心理性疾病的认识,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孩子的疾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总之,儿童心理性疾病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家长和专业医生,我们应共同努力,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7-22阅读量2826
病请描述:儿童心理科普之抑郁篇 儿童抑郁症,作为抑郁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种病状特指于孩童阶段(通常定义为12岁及以下)发生的心理问题,其核心症状包括明显的且持久的精神压抑与缺乏热情。这种被称为儿童抑郁症的情况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其较低的辨识度、治疗成功率低和高自杀风险等特征,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普及关于儿童抑郁症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详细解析病例来加深理解。 一、儿童抑郁症概述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可能包括情绪波动大、行为冲动、愤怒、沮丧、自卑、食欲不振、失眠或嗜睡、社交退缩、难以集中注意力等。有时,患儿还会出现腹痛、头痛等躯体症状,甚至可能发生自杀行为。多元因素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援助以及压力生活事件等。 二、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明的抑郁之旅 小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原本活泼好动,成绩优异。然而,近半年来,他的性格发生了明显变化。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和游戏都失去了兴趣。晚上经常失眠,食欲也大幅下降。父母发现他的变化后,带他来到医院的心理科就诊。 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诊断小明患有儿童抑郁症。原来,小明的父母近期关系紧张,经常争吵,甚至考虑过离婚。这种家庭氛围对小明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他出现了抑郁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明的父母开始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小明接受了心理和药物的治疗,并逐渐从抑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案例二:小红的逃避与自救 小红,一个十二岁的女孩,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进入初中后,她突然变得不爱上学,经常找借口请假或逃课。父母和老师都以为她是厌学或叛逆,但实际上,小红正被抑郁症所困扰。 小红的抑郁源于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进入初中后,课程难度加大,她感到力不从心;同时,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也让她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些压力逐渐积累,最终导致了她的抑郁症状。幸运的是,小红的家人及时发现了她的异常,并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在医生的帮助下,小红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心理咨询活动,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和自信。 三、儿童抑郁症的识别与应对 1、如何识别: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孩子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对策:一旦孩子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这包括心理干预、药物疗法以及家庭援助等多种方式。同时,家长还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态度。 3、预防:预防儿童抑郁症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施压和惩罚;学校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服务。 四、结语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疾病,它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科普和宣传,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儿童抑郁症的认识和关注,促进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同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心灵的蓝天。
生长发育 2024-07-16阅读量3194
病请描述: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通常每周少于三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硬或排便不尽感。便秘可能是短暂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包括饮食中缺乏纤维、饮水不足、缺乏运动、压力过大和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副作用。 1. 痔疮的诱因 便秘是导致痔疮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你排便困难时,常常需要用力过度,这会增加直肠和肛门的压力,导致静脉扩张,最终形成痔疮。痔疮不仅让人难以坐立,还可能引发出血、疼痛等不适。 2. 直肠脱垂 长期便秘的人,由于频繁用力排便,可能会导致直肠脱垂。这种情况下,直肠的一部分会从肛门突出,不仅让人感到极度不适,还需要手术治疗。 3. 肛裂 便秘会使得粪便变得干硬,排出时容易擦伤肛门,造成肛裂。肛裂不仅让排便过程变得痛苦,还可能导致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4. 影响消化系统 便秘会导致肠道内的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久而久之,这些毒素会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你可能会感到腹胀、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口臭等问题。 5. 影响心理健康 你可能没想到,便秘也会影响心理健康。长期便秘的人,往往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甚至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这是因为肠道与大脑有密切联系,肠道健康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十个便秘九个疯,还有一个想腾空! 6. 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研究表明,长期便秘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便秘使得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增加了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癌变的几率。 小结 便秘的危害不可小觑,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为了预防和缓解便秘,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适量运动。如果便秘问题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记住,健康从“肠”开始,关注便秘,关注健康!
朱哲 2024-07-14阅读量1542
病请描述:妈妈为了孩子长个,牛奶当水喝? 牛奶当水喝,孩子长高的误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是希望能尽自己所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拥有理想的身高。于是,不少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多喝牛奶,甚至将牛奶当水喝,认为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然而,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来分享其中的误区。 病例分享 我院生长发育门诊曾接诊过一位5岁胸部发育异常的患儿。当时经过我的详细询问和检查,发现这位患儿出现性早熟的原因竟与她的日常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原因,患儿的母亲为了让孩子长高,每天都会让孩子喝5、6袋牛奶,几乎将牛奶当水来喝。然而,这种过量的牛奶摄入并未如预期那样促进孩子的生长,反而导致了性早熟这一严重的健康问题。 牛奶的营养价值 不可否认,牛奶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富含钙、磷、锌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钙元素,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适量饮用牛奶,确实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牛奶当水喝的危害 然而,将牛奶当水喝却并非明智之举。首先,牛奶中的脂肪含量较高,长期过量饮用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引发肥胖问题。而肥胖则会对体内的性激素分泌造成一定影响,从而诱发性早熟等健康问题。正如上述病例所示,5岁的孩子每天摄入超过一升的牛奶,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身体所需的正常范围。 其次,牛奶当水喝还会影响孩子的正餐摄入。孩子的胃容量有限,大量饮用牛奶后,往往会导致正餐时食欲不振,从而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长期以往,不仅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再者,过量饮用牛奶还可能增加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说,过量摄入牛奶更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科学饮奶的建议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牛奶摄入量呢?一般来说,儿童每天饮用的牛奶量应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来确定。通常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每天饮用200-250毫升的牛奶;3-6岁的孩子每天可以饮用300-400毫升的牛奶;6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可以饮用400-500毫升的牛奶。当然,具体的摄入量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牛奶时,也应注意选择无添加、低糖的产品,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牛奶不宜空腹饮用,最好在饭后1小时左右饮用;饮用时要小口慢饮,不要一口气喝完,以减轻肠胃负担。 总之,将牛奶当水喝并不能有效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反而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科学安排牛奶的摄入量,并注重营养均衡和饮食多样化。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也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生长发育 2024-07-12阅读量2313
病请描述:1. 硫必利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该药副作用有头昏乏力、嗜睡、胃肠道反应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内分泌方面除催乳素增高外,其他如对甲状腺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等无影响。几乎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故无须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功能等均无影响。亦未见肝肾功能和外周血象异常改变。但对长期服用而剂量偏大者,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偶尔过量(每日达34g)可致神经抑制副作用,如镇静、运动不能(如动眼危象、牙关紧闭等),可用抗帕金森病药物进行治疗,但实际上这种副作用在停药后数小时内即可消失。2. 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氟哌啶醇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大,但副作用的发生与剂量直接相关,随剂量增加副作用有加大的可能性。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昏、便秘、心动过速、排尿困难、锥体外系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病样震颤等)。在治疗的早期,可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如张嘴、伸舌和角弓反张姿势),但如静脉给于苯扎托品( benzatropine)及苯海拉明( diphenhydramine)则可完全且迅速地逆转此反应(可删)。在治疗的数周或数月可能出现类帕金森病的症状,如震颜、动作慢、面具脸、肌肉强直、步态异常、流口水等。临床上等应用氟哌啶醇出现这些副作用后,需进行减量,同时还可考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长期应用氟哌啶醇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可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副作用。嗜睡,镇静,易激惹也是氟哌啶醇常见的副作用,如出现该现象,就应减量,长期镇静或智力迟钝会影响学习和生活,需停药。氟哌啶醇治疗过程中,还会伴有学校社会恐惧症、体重增加的出现。3. 舒必利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①常见有失眠、早醒、头痛、烦躁、乏力、食欲不振等。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心动过速、排尿困难与便秘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②剂量大于600mg/日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③较多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体重增加。④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和肝功能损害。⑤少数患者可发生兴奋、激动、睡眠障碍或血压升高。⑥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4. 阿立哌唑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失眠、嗜睡、激惹、焦虑、体重增加,心电图改变,震颤、潜在的认知和运动损害、癫痫发作。5. 利培酮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利培酮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焦虑、易激惹、头痛和体重增加等。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疲劳、头昏和注意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便秘、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也可出现视物模糊或皮疹等过敏反应。若这些不良反应较轻,可继续用药,经过1~2周副反应可能有所减轻或消失。若副反应较重,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则应在原剂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用药剂量,副反应会有所减轻。若减小剂量后副反应仍不减轻,或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者最好停药。对于过敏反应严重者同时需做相应处理。此外,利培酮不引起粒细胞减少,但可引起血清催乳素升高。利培酮也可出现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震颤、流涎、静坐不能和急性肌张力障碍等锥体外系副反应。若出现这些副反应,可加用抗胆碱药或减少药物剂量。6. 托吡酯治疗抽动障碍的不良反应如何? 国内外研究表明,托吡酯治疗抽动障碍具有疗效佳、安全性好和依从性高等优势。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嗜睡(大约占2.9%)、记忆力下降(大约占6.6%)、食欲减退(大约占8.9%)、体重下降(大约占4.7%)、少汗(大约占2.4%)、胃纳差(大约占2.4%)、恶心(大约占1.3%)、疲乏(大约占0.8%)、皮疹(大约占0.8%)及低热出汗(大约占0.5%)等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可在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后消失。7. 氯硝西泮治疗抽动障碍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常见副作用是嗜睡、头昏、乏力、眩晕、严重者可产生共济失调和行为障碍。遇此现象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停药时也需递减。本文为转载内容,旨在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医药 2024-07-04阅读量1730
病请描述:儿童肾病会导致身高矮小吗 小王今年7岁,身高从出生开始一直落后同龄儿童。小王父母的身高比较高,遗传身高达到了1.78m,但是按照目前的发育情况来看是达不到遗传的最底线。对此,父母也很是着急,由于小时候小王经历过几次肾病手术,家长也比较担心是否有关联。在今年寒假期间带着小朋友到当地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小王生长激素水平和IGF-1水平都处于正常范围,但是明显肌酸激酶水平及血尿肌酐水平异常,于是家长表示小朋友曾经有过肾病史。医生表示儿童肾病是指影响儿童肾脏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疾病、遗传性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导致身高矮小。本文将重点讨论儿童肾病是否会导致身高矮小以及其相关机制。 1. 儿童肾病与身高矮小的关系 儿童肾病可以导致身高矮小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 肾小球损伤:某些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身体无法有效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导致体内水肿和电解质紊乱。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和代谢,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 骨代谢紊乱:儿童肾病患者可能出现骨代谢紊乱,包括骨质疏松和骨骺发育延迟。肾脏在维持骨骼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调节。当肾脏功能受损时,骨骼的发育和骨密度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身高矮小。 - 营养不良:儿童肾病患者常常伴随营养不良,这可能是由于食欲不振、限制蛋白质摄入、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的。营养不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矮小。 2. 影响儿童肾病导致身高矮小的因素 除了肾病本身的影响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可能进一步加重儿童肾病导致身高矮小的风险: - 疾病持续时间:如果儿童肾病持续时间较长,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对身高发育造成更大的影响。 - 治疗方法: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儿童肾病导致身高矮小的影响也不同。例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发育。 - 遗传因素:一些遗传性肾病本身就与身高矮小相关。如果儿童肾病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那么身高矮小的风险可能更高。 3. 预防和治疗 对于儿童肾病导致的身高矮小问题,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 及早诊断和治疗:儿童肾病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减少对身体发育的不良影响。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 营养支持:为儿童肾病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 生长激素治疗:对于存在生长激素缺乏或生长激素抵抗的儿童肾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生长激素治疗可以促进骨骼生长,改善身高发育。 - 心理支持:儿童肾病患者可能面临身高矮小带来的心理压力。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生长发育 2024-07-04阅读量3313
病请描述:小朋友的钙,铁,锌营养素混合补还是单独补? 今天跟大家探讨的是小朋友的钙、铁、锌营养素是应该混合补还是单独补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营养需求、生理特点以及可能的健康风险。以下,我将结合病例分享和相关研究,详细阐述这一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病例分享一: 小明,5岁,因身高发育迟缓、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状来我门诊就诊。经过检查,我发现小明存在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在我的建议下,小明的家长开始为他补充这些营养素。起初,家长选择了单独补充的方式,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经过方案调整,家长开始为小明使用钙、铁、锌复合补充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小明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病例分享二: 小红,3岁,因夜间磨牙、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来我院就诊。通过检查,我发现小红主要缺乏锌元素。在我的指导下,家长为小红单独补充了锌元素,不久后,小红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分析与讨论: 营养素的协同作用: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它们共同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例如,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锌则参与了多种酶的合成和激活,对于儿童的免疫力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缺乏多种微量元素的情况下,混合补充这些营养素可能更加有利于儿童的健康。 单独补充的风险:虽然单独补充某种营养素可以针对性地解决某一问题,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例如,过量补充钙可能导致便秘、肾结石等问题;过量补充铁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脏损伤等问题;而过量补充锌则可能导致铜缺乏、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此外,单独补充某种营养素也可能导致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其他问题。 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营养素的需求和吸收利用方式与成人不同。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有限。因此,在为儿童补充营养素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 建议: 根据缺乏情况选择补充方式:如果儿童仅缺乏某一种或少数几种营养素,可以考虑单独补充这些营养素。但如果儿童同时存在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建议采用混合补充的方式,以确保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注意补充剂量和时间:在为儿童补充营养素时,需要注意补充的剂量和时间。过量补充或长期补充某种营养素都可能带来风险。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并定期监测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生长发育 2024-07-04阅读量2834
病请描述:慢性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家长需要了解的要点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产生疑问。其中,儿童慢性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明明饮食习惯良好,生活作息规律,也每日充分运动,但是就是生长速率相较于同龄的孩子更慢,因此,也希望得到一些帮助而来到门诊。很多时候也会发现这个孩子在我院或者外院从小就有很多其他科室的就诊记录,我也因此和家长分析,孩子的一些慢性疾病也会对生长发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慢性病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长期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和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慢性疾病可能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上周就来了一个我的老病人瑶瑶,一个六岁多的女孩子。他的家长发现他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孩子将近5cm,虽然落差并没有很大,但是父母亲本身的遗传身高就还算理想,遗传身高有162±5cm,所以父母还是希望瑶瑶能够尽可能长得更高。于是,他们带着瑶瑶来到我的门诊,希望拍过骨龄评估一下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骨龄检查,我发现小姑娘的骨龄并没有提前或者落后很多,基本和年龄一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孩子的身高确实落后一些。接着,我对他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和检查,发现他患有慢性胃炎,这和孩子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卫生的用餐有关。长期慢性胃炎导致小明食欲不振,营养吸收不良,这直接影响了他的生长发育。虽然家长表示孩子每餐都会均衡搭配,也并没有特别挑食,吃的没有很少,但是时常就会拉肚子,呕吐等问题。 我告诉瑶瑶的家长,慢性胃炎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孩子的身高和发育。我建议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他的胃部不适。同时,我建议家长带孩子经常去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以改善他的胃炎症状,从而促进他的生长发育。 随后家长也会三番五次来到我的门诊和消化内科进行随访评估,最近一次到我门诊,家长就表示孩子的胃病问题得到很好的改善,以前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希望接下来孩子的身高可以得到改善。 针对儿童慢性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家长应该了解儿童慢性病的相关知识,接受孩子的生长发育现状,避免过度焦虑和自卑情绪。不只是胃炎,长期的骨发育异常问题,睡眠异常问题等等都会对孩子的发育产生间接影响。 2.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身体检查,以及身高和智力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必要时多科室就诊,解决潜在影响因素。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孩子进行适当的治疗和干预,以改善健康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3.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4.家长要避免给孩子过度施加压力,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总之,儿童慢性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现状,并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关注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生长发育 2024-07-04阅读量2632
病请描述:🌿夏天天气闷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往往转为摄取清淡饮食,而清淡的食物含糖量较低; ㅤ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相对消耗的糖分也较多; ㅤ 🌿人体在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胰岛素的利用比其他季节要多。(👉右滑查看糖尿病夏季调理指南) ㅤ 🍮饮食,多吃对降血糖有帮助的食物 ㅤ 🍮睡眠,保护胰岛素功能 ㅤ 🍮饮水,每天需补充1600-2000毫升水 ㅤ 🍮运动,不要早上空腹运动;20-40分钟快走 ㅤ 🍮不要赤脚,保护双脚 ㅤ ✅多吃: 1.苦瓜 2.秋葵 3.大蒜 4.莴笋 5.马齿苋 6.紫菜 8.菠菜 9.魔芋 10.黑苦荞 ㅤ ✅糖尿病夏天吃的水果: 番石榴、苹果、水果青瓜、樱桃、圣女果 ㅤ 🌿夏天是一个天然降血糖的时节,糖尿病患者应抓紧治疗,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可以推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王海颖 2024-06-27阅读量704
病请描述: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里程碑和关注要点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令人着迷的过程,对于家长来说,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里程碑和如何判断其是否正常发育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婴儿的生长发育里程碑、判断儿童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方法、饮食、睡眠、运动以及心理和情绪问题的重要性。 一、婴儿的生长发育里程碑 婴儿的生长发育里程碑是指在特定年龄阶段,婴儿应该达到的重要发育指标。例如,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通常能够抬头、翻身和坐起来。在一岁左右,他们可能会开始走路。这些里程碑是婴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儿的发育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小明2020年12月在一个有爱的家庭出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因为这个大胖小子的到来感到非常的开心,并把他照顾的无微不至。小明在出生后的两个月内能够抬头并保持平衡。这是一个正常的生长发育里程碑,表明小明的颈部力量和平衡能力正常发展。但是很快每天带着孩子的外公外婆就发现了不对劲,小朋友“脚里没劲”,看着小腿也是长的“粗粗壮壮”的,摸起来却是软软的,不会站,不会走路。嘴里只会咿咿呀呀,几乎没有语言。叫他名字还不理人。于是赶紧带着小朋友去了儿童医院检查。经过儿童医院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等全面的评估,小M确诊为发育迟缓。 二、判断儿童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等。小红是一个五岁的女孩,她的身高和体重都明显低于同龄女孩的平均水平。这引起了家长的担忧,他们咨询了医生。医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家族史和身体检查。最终,医生发现小红的生长曲线与她的家族遗传有关,爸爸身高170cm,妈妈身高153cm,计算出的家族遗传身高是155cm,小红的身高在遗传范围之内,她的生长发育属于正常范围。 三、儿童饮食的重要性 饮食对于青少年儿童健康至关重要。他们需要获得足够的营养用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都是儿童健康成长所需的关键营养素。 小杰是一个十岁的男孩,他经常食欲不振,平时爱吃垃圾食品。这导致他的营养摄入不足,影响了他的生长发育。家长咨询了医生,医生建议给小杰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蔬菜、水果、蛋白质和全谷物。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小杰逐渐恢复了健康的生长发育。 四、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和大脑发育,同时也对情绪和学习能力有积极影响。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及培养良好的睡前习惯都是帮助儿童获得良好睡眠的关键。小华是一个三岁的男孩,他经常晚上睡眠不足。这导致他白天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咨询了医生,医生建议建立一个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并在睡前提供放松的活动,如阅读故事书。通过这些措施,小华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他的身高也由一年前的135cm增长到了现在的143cm,年生长速率达到了8cm。 五、儿童运动的作用 儿童运动对于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儿童的肌肉发育、骨骼健康和心血管健康。小玲是一个六岁的女孩,她经常久坐不动,缺乏运动。这导致她的肌肉力量不足,体重超标。家长咨询了医生,医生建议小玲每天参加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或骑自行车。通过积极参与运动,小玲的生长发育得到了改善。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涉及到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里程碑、判断其是否正常发育、饮食、睡眠、运动以及心理和情绪问题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关注和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6-25阅读量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