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深,高龄和超高龄重症患者群体逐渐扩大,是否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成为患者、家属和医生三方的艰难抉择,一是顾虑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承受手术,二则顾虑患者已至高龄、手术是否有必要?日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中心及血管外科主任冯睿教授就遇到了这样一例患者。 治疗胆管结石,却惊现巨大腹主动脉瘤家住上海市青浦区的蒋老先生是远近闻名的老寿星,今年已经103岁高龄,平日里身体还算健康。数日前,老先生出现了畏寒、食欲不振等情况,于是到医院检查,CT检查发现“胆管结石”,医院决定给老先生做胆管的疏通,可却在完善检查时大吃一惊:增强CT还发现老先生腹部有一个巨大的动脉瘤,呈偏心性,直径接近6cm。这一发现让医生和家属吓出一身冷汗,如果未曾发现这一隐患直接进行胆管引流,在引流过程中老先生出现血压波动,极有可能出现动脉瘤破裂,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为寻求更好地治疗,老人家属多方咨询,慕名找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中心及血管外科主任冯睿教授。103岁老人患腹主动脉瘤,“炸弹”拆还是不拆?冯睿主任在评估病情后认为,老人的血管直径已扩张至60mm,而正常情况下,像老人这种体型的腹主动脉直径应只有15mm左右,也就是说,老人的血管已扩张至正常的4倍,这扩张的血管像颗不定时炸弹,在动脉壁变薄、局部膨胀处随时可能发生破裂。而且,若不进行动脉瘤手术,拆除体内这颗“炸弹”,胆管引流这一简单操作以及后续的治疗将束手束脚、举步维艰,“拆弹”势在必行!可面对老先生如此之高龄,手术能说做就做吗?专家组查阅文献后发现,国内外百岁以上老人的腹主动脉瘤手术极其罕见,目前已查证到的最高龄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是102岁,但是在术后即出现并发症死亡。此时,摆在冯睿主任和血管外科面前的是一道世界级难题:如何为超高龄的患者实施腹主动脉瘤手术?生命至上,容不得太多顾虑。随即,冯睿主任牵头组织了包括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等科室在内的多学科MDT会诊。会诊中,围绕超高龄患者的手术方案、麻醉方案、循环和呼吸评估、抗生素使用、围手术期管理以及协调等事宜进行了讨论和演练。最终敲定手术方案为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局麻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同时备股动脉切开等设备器具和全麻团队,以备术中不时之需。20分钟极速手术,突破自我、再创记录12月16日上午,老人被推进了手术室。经过术前脑海中的数次演习,手术的各个步骤冯主任都已烂熟于心,并且将所有非必要步骤免除;术前也将所需器具全部备好放在手边、随取随拿,减少时间浪费,势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将手术对老人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手术开始,造影显示蒋老先生原本一点五公分粗的腹主动脉已经膨胀到了六公分多,是正常的4-5倍,如果破裂,生死瞬间。冯主任看似轻松地和老人家拉着家常,但手里的操作一刻不停,他深知,手术成功不仅需要“精准”和“微创”,也要非常“迅速”。依照术前定制的手术方案,医护人员为老人采用局麻的方式在其两侧大腿根部注射少量麻药后,由冯睿主任主刀,在大腿两侧确定两个穿刺点,将覆膜支架通过穿刺点经股动脉穿刺而入,然后在里面撑开,将动脉瘤与血流隔绝,加固已经扩张的薄弱动脉,并提供新的血流通以消除瘤壁上的压力,防止动脉瘤破裂。冯主任娴熟细致的操作让老人术中仅在穿刺进出过程中有极少量出血。据冯主任术后总结,整个术中切口仅为两个穿刺点,术中总出血量不超过20ml,仅为半个普通鸡蛋壳的容量。术中避免了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可能给他心肺功能带来额外负担的操作及设备。整个手术过程,老人的生理体征都保持着平稳、并无出现不适状态。最终,这台103岁超高龄老人的腹主动脉瘤手术仅用时20分钟就顺利完成,为老人去除了“不定时炸弹”,也创造了冯睿主任团队该项手术的最快纪录!术后,老人被转入ICU监护室加强监护和心肺功能监测。在这期间,医疗团队全程观察老人术后的生命体征、穿刺点情况、肢体血供情况及检验结果。整个围手术期,老人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和饮食逐渐完全恢复。12月21日,术后经过5天的精心照顾和调理的老人精神矍铄地出院了。这场手术,是蒋老先生的一次新生,也是冯睿主任及其团队的一次突破。或许还可能是目前国内外患者中年龄最大、也是用时最快的腹主动脉瘤手术!在这个老龄化日益加重的年代,该手术的成功对于超高龄老人的血管手术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年龄不是掣肘,但要求更多爱心、耐心和细心与大多数疾病不同,血管病的发病率与年龄高度相关,年龄越大越容易高发心血管疾病,所以血管外科时常出现高龄老人“扎堆”的情况。仅在近3个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中心及血管外科就已经成功诊治10余位九十岁以上的高龄血管病患者,其中包括为一位102岁老人做直接接触溶栓手术。与大多数人对于年龄的顾虑不同,在血管外科,高龄并非手术的禁忌,更重要的是对患者身体进行个体化评估,科学判断患者身体状况和相关的适应症,分析预期寿命,衡量手术和保守治疗对病人的效益比。以蒋老先生病情为例,在术前专家组的评估中,虽然老人的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有一定衰退,但重要脏器的功能尚算良好,能够承受专家组制定的微创手术方案。而且按照老人现阶段的身体素质,术后预期生存时间可长达十几甚至二十年,具备较高的手术价值!这也是冯睿团队决定为老人做手术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龄并不是手术的掣肘,但确实要求医者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冯睿教授采访中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知识的普及,以及医院对高龄患者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的提升,让“长命百岁”有了更坚实的实现可能。未来,希望更多老年朋友定期体检,科学评估,及时治疗,过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冯睿 2022-01-15阅读量9604
病请描述:一位37岁的小伙子来到医院求助。他是一个厨师,平时身体非常健康,前段时间突然发生了连续高烧,最高超过了39度,并伴有、恶心、呕吐、极度乏力等症状。来到医院急诊,平扫CT检查发现,他的肝脏的一个叫“尾状叶”的部分,长了20多厘米的肿块。一查血糖,超过了正常值的三倍。医生给他做了个B超和增强CT证实,发现他的肝脏确实长了个巨大的脓肿,于是紧急在超声引导下做了脓肿穿刺引流,瞬间就引流出了脓液300毫升。此后,医生还给他积极降血糖,每天冲洗脓腔,直到10天以后,他的状况才稳定下来。在此期间,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得的这种疾病,家里人紧张得不得了,在惶恐中惴惴不安地熬过了这两周。这个年轻人得的是个啥病啊?怎么肝上还会长脓肿呢?其实,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得的这种病叫做“肝脓肿”。肝脓肿就是发生于肝脏的脓肿。病原体侵入肝脏后,由于炎症反应,会在肝脏内形成脓肿。肝脓肿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通常分为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结核性肝脓肿、真菌性肝脓肿等,其中以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细菌性肝脓肿多见于中年及以上人群或患其他疾病免疫力低下者;阿米巴肝脓肿则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肝脓肿常见症状有哪些?肝脓肿常见症状有寒战、高热、右上腹痛等,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还可能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极少数还可能发生咳嗽、气紧、胸痛等症状。患者查体出现肝区肿大、肝区疼痛、叩击痛等,少数人还会有黄疸。肝脓肿严重吗?需要治疗吗?从本质上来说,肝脓肿和其它部位的脓肿病没有什么区别。不过,由于发生部位的特殊性,肝脓肿可能具有更多的危险性。如果肝脓肿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感染并发症,并有较高的死亡风险。肝脓肿怎么治疗?肝脓肿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可穿刺引流或手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应在早期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阿米巴肝脓肿则首选甲硝唑治疗,需要注意要根据个人情况指定恰当的用药方案。穿刺引流当前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术治疗,成为药物治疗不佳的细菌性肝脓肿主要治疗方式。最开始案例中的年轻人就接受了这项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也是引流,严重时可以进行部分肝切除。肝脓肿听起来这么吓人如何预防呢?1 早期发现和处理诱发因素:现在最多的诱发因素之一就是糖尿病,血糖突然往往不易被发现,及至肝脓肿高热时才发现。其次是胃肠炎,早诊早治,不能久拖,这属于胃肠道感染途径导致的肝脓肿。还有就是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这属于胆道感染引起的肝脓肿。2增加免疫力:首先要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尽可能避免可能诱发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3及时就医:肝胆基础疾病和糖尿病是诱发肝脓肿的真凶,应及时控制这些病情的发展,避免肝脓肿的发生。患者要格外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4保护肝脏: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不给肝脏增加负担。5 预防感染。
施宝民 2021-12-1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文章转载自:《专家门诊》专家简介:施宝民,中德双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同济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擅长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一直以来,胰腺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治困难、治疗效果不佳,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被人们称为“癌王”。然而,依据肿瘤的细胞起源,令人恐惧的“癌王”可分为多个种类,也有“邪恶指数”之分。近期,上海同济医院肝胆胰外科施宝民教授团队诊治了1例非常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胰腺肉瘤样癌。什么是胰腺肉瘤样癌?如何正确治疗,才能抓住“胰”线生机?让我们一起听听施宝民教授怎样说。来势凶猛,面目多变藏得深“胰腺肉瘤样癌非常罕见。自1950年起,截至2020年4月,在国内、国外相关文献中只报道过28例。我们团队诊疗的患者是第29例。并将国内外发表的29例患者特征做了总结分析,结果发表在2020年第5期《腹部外科》杂志。”施宝民教授说,“胰腺肉瘤样癌多发于50~90岁人群。虽然不为人知,但其恶性程度却是‘恶中之恶’,更让人难以琢磨的是,其起因并不明确。有学者推测,或许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与其有一定相关性。”施宝民介绍,胰腺肉瘤样癌的临床表现不一,主要取决于发生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及是否累及临近器官。“由于胰腺位于人体中腹部,隐藏得较深,所以胰腺肉瘤样癌早期并不会表现出任何不适。”施宝民表示,“即使出现相关上腹部饱胀、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又因其不具备特异性,而极容易让人忽视。”当病情进一步发展,胰腺肉瘤样癌才慢慢地露出它的“狰狞”面目:腹部出现包块、体重不断下降……一旦当肿瘤攻占人体器官“高地”,如胰头部位时,患者便相继出现皮肤、巩膜变黄、尿色加深等情况。到疾病终末期,患者腹部内会出现大量积液。如果转移至其他器官,还会引起相应改变。“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施宝民说,“据相关资料显示,先前29例患者中生存期为2个月到3年,平均生存期只有5.8月。”早诊早治,可抓住“胰”线生机胰腺肉瘤样癌来势汹汹,且病状让人迷惑。如何能抓住“胰”线生机?施宝民提示,早诊早治,才能提高预后效果。“首先,定期体检筛查至关重要。”施宝民说。一般年龄上了50岁的人,即便平时没有身体不适也应进行体检。腹部B超是首选的筛查手段,加上CT和磁共振检查,大多数人可以基本发现病变。施宝民表示,由于胰腺肉瘤样癌极其罕见,缺乏大样本的研究资料,所以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指南,多参考传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即90%病人首先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半数后续采用化学药物辅助治疗。“目前,胰腺肉瘤样癌恶性程度高,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认可的首选方案,一经发现应积极手术切除肿瘤避免其进一步进展。此外,胰腺肉瘤样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所以,多会在手术之后予以辅助性化疗,参照胰腺癌以吉西他滨为主联合其他相关药物的化疗的化疗方案。”施宝民说。记者 冷 嘉 通讯员 赵思思
施宝民 2021-09-18阅读量9911
病请描述:专家简介:施宝民,中德双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同济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擅长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一位77岁的老阿婆因食欲不振、虚弱乏力6个月,通过朋友介绍、慕名来到上海市同济医院找到肝胆外科施宝民教授就诊。当时检查发现患者呈消瘦状态,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正常,而肝癌的特异性指标AFP> 1210ng/mL,明显升高。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肝右叶有直径13cm大小的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癌;腹部MRI检查同时提示为肝右叶巨大肝癌、多发胆囊结石及胆囊壁局部增厚结节(如图1)。考虑病人有肝硬化、年龄大、肿瘤巨大且推移下腔静脉明显,先做了经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4周之后对侧肝增大、肿瘤的相对体积比变小以后,实施了标准的合并胆囊的右半边切除+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患者肝脏为中分化肝细胞癌,胆囊病变是具有内分泌倾向的低分化胆囊腺癌。术后顺利恢复出院。随诊2年未见复发及转移。这种情况临床上称之为“多原发性癌”。多原发癌指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好发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根据两癌间隔时间,可以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两癌间隔时间≤6个月)和异时性多原发癌(两癌间隔时间﹥6个月)。本例属于同时性多原发癌。肝癌是常见肿瘤之一,胆囊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但仍属于少见癌种。同时性肝癌合并胆囊癌的双原发癌则很罕见,施宝民教授团队经过文献复习,在所查到的国内外中英文杂志里,总共报道15例肝胆双原发癌(国外6例,国内9例)。通过总结分析,将该病例情况发表于2020年的学术期刊《BMC surgery》,题目为“Synchronou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gallbladder adenocarcinoma with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一例同时性肝细胞癌及胆囊腺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在报道的所有病例中,该例患者是肝脏肿瘤体积最大、胆囊癌恶性程度最高的,而生存期却是在有记录的病例中是最长的。双原发癌发病率较低,尚缺乏大样本的研究资料。及早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癌症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癌症的多原发性其本身并不意味疾病的预后更差,生存期仍然取决于恶性程度更高的那一个肿瘤;根据每一个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仍然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回到此患者,肝功能无显著异常,检查亦未见周围器官浸润及远处转移,心肺功能没有不耐受手术的情况,虽然其肝脏肿瘤较大、胆囊癌恶性程度高,但结合诊疗规范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案,患者仍能取得相对良好的预后。如何早诊早治多原发癌呢?在诊断一个原发恶性肿瘤时,需考虑合并其他原发癌的可能性,多原发癌有时候会被误诊为一种原发肿瘤的转移,毕竟同时原发的几率比较低,如果将第二种癌诊断为转移癌,有时候会放弃根治性手术机会。该病例肝癌属于中晚期、而胆囊癌属于早期。虽然胆囊癌是低分化腺癌,一般来讲比肝癌预后更差、生存期更短,但属于早期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所以该病例按照肝癌合并胆囊癌的根治性手术,术后2年无瘤生存,效果甚至超过了单纯一种癌的情况。所以对同时性双原发癌的治疗应按单发癌、分主次和先后进行积极治疗,而对于原发恶性肿瘤远处转移者多以姑息性治疗,或者先降期治疗再评估有没有手术机会。治疗建议:多原发癌患者的种类较多、个体差异较大,针对此类患者,应早期及时进行多学科讨论,制定出相对最优的方案,经过积极治疗,以争取最好的疗效、使患者受益。
施宝民 2021-09-03阅读量9408
病请描述:胃肠肝胆都会影响胃口门诊中,因为胃口不好来就诊的患者并不少。有的患者表示吃不下饭,从前一顿能吃三两饭,现在只能吃一两。如果胃口不佳持续一段时间,且在不断加重,的确需要引起重视。一般而言,绝大多数胃口不佳的症状都与胃肠疾病相关。有的患者胃口不佳的同时,还伴有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这多半是胃部出现了问题。有些还会伴随有上腹部的疼痛,比如十二指肠溃疡会导致空腹疼、饥饿疼等症状。但并非所有食欲不振都与胃肠相关,肝脏胆囊胰脏出了问题,同样会导致食欲下降。其原因在于,人体消化除了需要胃肠这样的主力军外,还需要肝脏胆囊胰脏的协助。肝脏是分泌胆汁的主要器官,乙肝、肝硬化等肝病都会影响胆汁的分泌,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多伴有食欲减退的症状。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存储胆汁,胆囊有了毛病,也会影响消化功能。胰脏是分泌胰液的器官,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不同脏器引起的胃口不佳、食欲下降,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肝脏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急性肝炎的患者会出现小便发黄,脸色发黄的症状。胆囊疾病除了会引起腹痛外,还会导致高热和白细胞计数增高。持续的胃口不佳,其不断加重,还伴随有消瘦、盗汗现象,则有可能与肿瘤相关,对此患者需提高警惕。 胃口差还可能是心理问题有些患者做了多项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的问题,但胃口却始终不好。这可能是心理原因导致的食欲下降。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常会有这种感受,即工作繁忙或精神亢奋的时候,不会觉得饥饿。有时压力过大,也会导致患者不思饮食。每当人们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焦虑、抑郁、紧张时,大脑分泌的一些物质就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引起胃肠不适。消化道症状也会加重情绪异常的症状,比如当患者腹痛或者腹胀始终治不好时,也会更加地焦虑、紧张,消化道症状也随之加重。此时,情绪心理调节就变得非常重要。在一项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放松,可以听音乐或参与运动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去旅游度假,不要让工作压力持续影响身心。如果无法通过工作生活节奏调整改善食欲,患者可能需要药物的帮助,包括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和增加胃动力助消化的药物。相关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工作繁忙除了导致“压力山大”外,还会导致饮食不规律,长此以往也会导致食欲下降。有些人工作到深夜,结束工作后再去大吃一顿。长途汽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无法进食,必须等到停车后才能抓紧时间吃饭。这样时而粒米不进,时而暴饮暴食的行为,对胃肠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在应当吃饭但没有进餐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吃一些零食,如饼干、面包、牛奶等,缓解一下饥饿感。吃饭时也别一顿吃下太多食物,以免造成胃肠的损伤。 健康餐饮,帮你找回好胃口感觉胃口不好,且持续一段时间的患者,应当前往医院就诊检查,通过胃镜、肠镜等排除器质性问题。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一般而言,疾病接触后,胃口自然会恢复。如胃口不佳是乙肝、丙肝患者常见的症状,同时还伴有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等。一旦症状缓解,患者通常能感觉到胃口大开。因此,胃口改善被当做肝病症状好转的标志之一。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相信很多人都大快朵颐了一番。各种美食当前,加上亲朋好友的劝说,吃得往往比平日多。另一方面,由于休息在家,原本规律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有些人会晚睡晚起,甚至错过早饭和午饭。醒来后饥肠辘辘,于是就不停歇地吃零食,正餐时也容易暴饮暴食。过多油腻厚重的食物会增加胃肠的负担。特别是部分老年人,原本就有一些基础疾病,多吃了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后,易引发慢性胃肠炎等疾病。饮酒过量也是过年期间常见的。饮酒,特别是白酒对于肝脏有着巨大的伤害。一次饮酒就仿佛得了一场急性肝炎。肝脏功能受损之后,也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想要恢复好胃口,要从恢复规律饮食做起,保证每顿饭都按时吃。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分饱即可。在菜品选择上,应尽量选择荤素搭配,口味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还可以吃些酸奶,帮助疲惫的消化系统恢复活力。
周朝晖 2021-08-18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亚健康是指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亚健康的人身体无器质性损害,检查发现没有大问题,但是亚健康者有许多症状和体征,如自觉身体不适、大不如前、活力下降、精力不再充沛,抑郁状态、记忆力下降、人变得很懒、宅家、不喜欢户外活动、失眠(无梦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躺着睡不着,坐着又打瞌睡)、食欲不振、向中性肥胖(肚子大,四肢不肥胖)、血压偏高、血糖升高、尿酸高、肝功能指标高、肥胖(体重指数大于25)、阳痿、早泄或者性冷淡。针对亚健康的发病原因,可以彻底治愈。
陈志扬 2021-03-28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liverabscess,PLA)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造成局部肝组织炎症、坏死、液化,脓液积聚而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占所有肝脓肿的80%。 一、西医认识细菌性肝脓肿多为肝脏的继发性化脓性炎症疾病,较少为原发性肝脓肿。肝脏受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供,与胆道、肠道相通,增加了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引发肝脓肿的细菌来源分为以下几条途径:1.胆道途径 胆源性感染是PLA的主要感染途径,包括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慢性胰腺炎和肿瘤所造成的胆道梗阻,细菌可沿胆道上行而形成肝脓肿。2.门静脉途径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盆腔炎、急性肠道炎症时,细菌可随着门静脉进入肝脏,引起门静脉炎和肝脏脓肿。3.肝动脉途径 呼吸系统炎症感染、全身皮肤、皮下化脓性病灶,脓毒血症等,细菌均可随动脉血流进入肝动脉到达肝脏引起肝脓肿。4.开放性损伤 开放性肝脏外伤性破裂,细菌可由体外带入肝脏引起肝脓肿。5.隐匿性途径 近年数据显示,隐匿性肝脓肿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与基础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肿瘤等免疫损伤的增加密切相关。约30%PLA者患有糖尿病,主要机制包括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受损、中性粒细胞趋化及吞噬功能下降,同时高糖状态也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 通过病史、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脓液抽吸和培养而诊断。肝脓肿典型三联征是发热、寒战及腹痛。超声检查是诊断的首选诊断方法。诊断性肝穿刺抽脓,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在超声、CT或MRI引导下抽吸或活检,结合明显的临床感染性证据以确诊。 西医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肝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手术治疗。 二、中医认识肝脓肿在中医学可归于“内痈、肝痈”范畴。少数病例也可分属“胁痛”范畴。关于“肝痈”之病名,最早文献见于《素问·大奇论》:“肝痈,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疡科心得集》中提到“此症多因郁怒肝火而发,或因肝胆之气不举”。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感受外来之疫毒,或嗜食肥甘厚味而生热生湿,或七情内郁化火成毒所致。机体感受外来毒邪,卫气奋起抵御,正邪相争加之脓毒较剧而发为高热;邪毒在肝,阻遏气机,病久成瘀,而致气血运行不畅、肝胆疏泄失司出现右胁疼痛;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湿聚热郁,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肝藏血,以气为用,邪毒在体内瘀积日久可耗伤气血,气不条达,机体疏布功能失调则出现乏力;肝木克脾土,影响脾胃运化,则出现食欲不振。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气血凝滞,卫气结聚,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酝酿化脓,而发为痈。湿热瘀毒为其基本病机。 中医治疗分期论治。初期及成痈期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溃疡期化瘀排脓清毒;恢复期扶正祛邪。 具有消痈排脓作用的中药研究:生黄芪:在外科被誉为“疮家圣药”,味甘微温,入肺、脾经。生用,功能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朱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神农本草经》)。治疗肝脓肿时重用黄芪,取其补气以托脓外出的功效,黄芪补气亦能生血,血充则肉长,故可生血生肌,为疮痈圣药。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黄芪具有抗疲劳、抗炎、调节代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等作用。其中黄芪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感染活性;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免疫等作用;黄芪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抑菌作用以及免疫调节活性。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大肠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多种实验性急、慢性动物炎症模型研究,发现薏苡仁具有温和的镇痛抗炎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薏仁素。 穿山甲:性咸而微寒,入肝、胃经。咸能软坚,性善走窜,可透达经络直达病所,功能消肿排脓,通经下乳,搜风活络。常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等症,为外科之良药。实验显示穿山甲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液粘度及延长凝血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研究发现穿山甲消痈作用机制与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消除自由基、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关。 皂角刺:性温,味辛,归肝、肺、胃经,中医认为皂角刺具有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主要含黄酮、酚类和三萜等化合物。皂角刺提取物在体内外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皂角刺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抑菌作用,且与浓度正相关。进一步研究皂角皂苷,发现皂荚皂苷水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门肠杆菌具有完全抑制作用。皂角刺提取物中槲皮素、咖啡酸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三、预防调摄因细菌性肝脓肿多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所以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以及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感染细菌几率较高,平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对容易诱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疾病应抓紧治疗,如胆管结石、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腹腔感染、肠道感染等。
蒋式骊 2020-10-08阅读量1.7万
病请描述:肝癌是全球所有癌症死亡中的第3大致死原因。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包括肝细胞癌(HCC,约占85%-90%)、胆管细胞型肝癌(ICC,约占5%)以及极为罕见的同时存在这两种成分的混合型肝癌(HCC-ICC)。 早期肝癌患者通常没有什么特异性症状,少数人会出现右上腹不适、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肝癌患者确诊时通常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 自测高危因素:①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②有肝癌家族史;③非酒精性脂肪肝,血吸虫、酒精等任何原因导致的肝硬化。 对于高危人群,一方面尽量不要饮酒,远离霉变食物,另一方面要定期筛查和体检,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常规的肝癌临床治疗手段包括手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局部消融治疗、放射治疗、系统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免疫肿瘤治疗,分别适用于不同特征的肝癌患者。 中医认为“正虚邪实”是肿瘤最重要的基本病机。正虚是指正气虚弱,邪实则是指外在病邪侵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因虚致病,又因病致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肝癌治疗上需要扶正祛邪,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蒋式骊 2020-06-09阅读量9832
病请描述:小孩低热伴淋巴结肿大临床并不少见,但情况各异,临床需要做一些分析。一、如果小孩持续低热伴淋巴结肿大,询问病史有反复咳嗽、消瘦、食欲不振或有可疑结核接触史,则临床就要想到小孩感染结核的可能。医生通常会做一些检查来除外结核,如胸部摄片看看有无肺门淋巴结的肿大,做结核菌素皮试了解结核菌感染的证据。二、小孩呼吸道感染的许多疾病,如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或者一些病毒感染,如幼儿急疹、风疹等,临床通常都可以有低热伴颈、颌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的现象。而这些疾病的鉴别需要结合小孩伴发的症状和体征,参考疾病各自的特点加以区分。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小孩的低热是否和颈颌部位的淋巴结有关,临床还需要分析。众所周知:小孩出生后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活跃,正常情况下,枕后、耳后和颈颌部位都可以触摸到淋巴结组织,小孩低热和淋巴结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临床还需要观察和分析。总而言之,对于小孩低热伴淋巴结肿大,临床应给于重视,同时也需要分析鉴别。
宋善路 2020-05-13阅读量8907
病请描述:随着母婴阻断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普及,我国肝炎病毒感染者(主要是乙型肝炎)人数已由1992年的1.2亿人降至当前的约8000万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和死亡也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但是,目前全球仍有一半的因肝癌死亡者是中国人,所以肝脏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平常生活中多关注一些身体上的症状,可以提早发现一些肝脏的病变。 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1、脸色发黑 肝脏对铁代谢起着重大作用。血液中的铁含量过高会使脸色发黑,这种常出现在闭经后的女性妈妈身上。 2、伤口容易化脓 肝脏具有解毒功能,肝功能下降皮肤再生受到阻碍,伤口易感染细菌。 3、肝脏自身的病变 发生还有殃及周围的器官,因为周围器官需要肝脏代谢物来维持供应,如果肝脏供应量减少就会导致消化道出现厌食、恶心、食欲不振的现象。 4、出现急性黄疸 另外在肝脏异常初期的时候,还会出现急性黄疸的现象,皮肤发黄等症状。 5、眼睑浮肿 早晨起床时,眼睛干涩,或许你会认为是前一天在电脑前工作太久的缘故,但仔细观察一下,下眼睑是否浮肿得厉害?小心,这些都可能是肝肾功能异常有关。 6、脱发增多 肝功能异常经常会在身体上有所展现的,而脱发增多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脱发不是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话,那就要考虑是肝功能的异常了。 7、更年期提前 肝功能异常也是会导致更年期提前的,更年期提前的症状有潮红、盗汗、月经周期拖后,情绪波动等症状。 另外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与肝炎有关的并发症。很多人只知道乙肝会传染,却缺少对乙肝的科学认识及重视,而关于乙肝,不论我们有没有,以下这些都需要了解一下。 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是什么? 对乙肝稍微有些了解的人一定都听过「乙肝二对半」(也叫乙肝五项),在医学上称为乙肝血清学标志,是发现乙肝初筛的检查指标。 这五项重要的指标分别为: 第1项表面抗原(HBsAg) 第2项表面抗体(HBsAb/抗-HBs) 第3项e抗原(HBeAg) 第4项e抗体(HBeAb/抗-HBe) 第5项核心抗体(HBcAb/抗-HBc) 一般这些项目只要有一项阳性,即表明被检测者曾经或正在被乙肝病毒感染,不过阳性项目不同,临床意义不同。以下是乙肝五项检查内容的对照: (1)乙肝五项全阴,说明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但目前没有保护性抗体。 (2)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3)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4)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 (5)乙肝五项第1、3、4、5项阳性,说明是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6)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且机体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力;②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抗体,有免疫力。 注:根据乙肝五项的检查结果,不仅可以了解被检验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还可为乙肝患者选择治疗方式并判断其预后情况。但乙肝五项的相关指标解读,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的慢性肝炎大国,也是乙肝的高流行区,而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因此大家可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是否接种: 1.对于普通人群,如果身体健康,免疫力正常,没有查到乙肝表面抗体,且没有处在高危环境下,可自行考虑要不要打。(实在担心被感染,就选择接种) 2.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及15岁以下无保护性抗体人群以及乙肝高危人群,还是建议接种。高危人群主要是可能大量或密切接触乙肝病毒的人群,包括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经常接受输血、血制品者或器官移植受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医务人员,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多个性伴侣或静脉注射毒品者。
微医健康 2020-04-01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