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咳嗽漏尿了怎么办?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个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也被称作社交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与生育、肥胖及妇科手术有关。目前据全球统计,患病率接近50%,严重尿失禁约为7%,其中约一半为压力性尿失禁。我国的患病率与此基本相当。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对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构成严重影响。常表现为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它不仅影响人们生活质量,还令患者无比烦恼和焦虑。该病如不及时治疗还会产生严重后果,由于患者经常遗尿、漏尿,长时间的尿液侵蚀刺激可导致会阴部皮肤红肿、痒痛,甚至感染溃烂,引起泌尿系统炎症、结石,严重者还会影响肾脏功能。 如何治疗? ——尿道中段悬吊术(TVT) ² 微创手术,阴道1cm切口。 ² 20分钟手术时间。 ² 有效率95%。 术后注意事项: 新式“TVT-O吊带术”则是由比利时deLeval医师将原有TVT吊带术加以改良,选择更安全的经闭孔膜路径,避开可能损伤膀胱的耻骨后间隙路径。该术式是目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最有效(成功率95%以上)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尽管术后并发症少副作用低,但许多患者对术后一般处理及注意事项还不是很了解,简要介绍有关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尿道中段悬吊术后的处理和随访。 1、一般来说,TVT手术住院时间短,术后第二天要检查患者两侧穿刺伤口是否流血,并取出阴道填塞物和尿管,让患者多喝水。 2、第一次排尿后,需及时了解排尿是否困难、尿线是否明显变细,如有上述情况,建议进行B超残余尿检查。 3、根据我们的经验,约有不到1%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排尿不畅感,这与术后尿道水肿有关。可给予口服a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排尿不畅。如果仍不缓解,可安置留置尿管1周左右,以减轻尿道水肿,一般患者通过这种方法可获得缓解。 4、术后,穿刺点可能会出现不适和疼痛,常常与局部血肿和吊带牵拉有关。热敷能明显减轻疼痛,一般需要1-2个月才能缓解。 5、患者出院后2周需复诊,复诊内容包括阴道检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了解排尿功能障碍的情况。 6、尿道中段悬吊术后的患者,任何时候出现泌尿系感染或不明原因血尿,均应及时检查,以排除吊带侵蚀和排异等情况。 7、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尿频和尿急现象,这可能与尿道或膀胱底部受到吊带刺激有关。一般来说,术后1个月左右这种症状会消失,如症状持续存在,可服用M受体阻滞剂,每天1次,每次1片,能有效缓解尿频和尿急。 8、术后的第一个月内应避免同房,以防止阴道伤口裂开。 9、手术后两个月内要求患者少进行重体力活动,两个月后,由于结缔组织嵌入吊带,一般就不会再出现吊带滑落的情况了。
葛旻垚 2023-03-24阅读量2166
病请描述:手术治疗是肠癌治疗方案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手术、快速的康复,对于提升病人的信心,以及顺利开展后续的治疗(比如3期肠癌的辅助化疗)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每天的例行查房我都会叮嘱病人,今天要干什么,但是有时候病人可能觉得难以理解而私下没有执行。比如最常见的“医生,我都没有放屁啊怎么能吃东西”,“医生,我大便还有血啊怎么能吃东西”,“医生,我痛死了不想下床”。所以,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患者和家属对于术后康复的常见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努力让患者快速康复,早日出院。 1、下床活动 我们的术后患者,一般建议术后回病房6小时以后就可以翻身,当天晚上就可以动动手脚。术后第一天开始,我们建议每天下床活动三次,早中晚各一次,具体以病人的年龄、体力状况而定。一般可以在病房走廊来回走2-3圈,如果体力不允许再减少活动范围。特别注意,对于高龄患者,比如超过80岁,营养状况差的,下床活动时一定要家属搀扶,避免摔倒。对于特别高龄(>80岁)或者行联合脏器切除体力恢复差的患者,可以适当延缓下床时间,但是应该在病床上抬抬双脚,家属或护工帮忙按摩小腿。尽早的下床活动,是快速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尽早排气(放屁),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这对于高龄患者、晚期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或者既往有脑梗、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尤其重要。本人在十几年前遇到的第一个肺动脉栓塞患者,就是术后基本不下床,一周准备出院的时候当天下床就肺动脉栓塞了(长期不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下床--血栓掉肺动脉里),追悔莫及。 2、排气(放屁)、进食 肠癌术后大部分患者术后3天开始排气,对于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患者,多数会有当天晚上就排气的现象,这个是假象,另当别论。以前的观念一般认为病人要排气以后才开始进食,不过这个已经不符合如今快速康复的理念了。我们的患者,进食一般分为3个阶段:1、术后当晚,从苏醒室回病房6小时以后,随着麻药慢慢代谢,可以喝点水。因为经过一天禁食,不少患者会觉得口喝。不过要把床头摇高或者拿吸管让患者头侧向一边吸,以避免误吸,这对于高龄或者体弱患者尤其重要。2、术后第1-3天(即肛门排气之前):每天进食少量米汤或其他各种荤汤、营养粉、营养液、电解质液,建议少量多餐,比如白天每隔2小时喝50-100ml,只要没有明显的腹胀、恶心就可以。进食后如果没有补液,可以下床走走,这样可以让肠道尽快恢复功能,促进肠道菌群的重建。3、术后第4-7天(即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半流质,仍然是少量多餐,餐后活动,以不腹胀为衡量标准,以高蛋白摄入为主,比如蛋羹、鱼肉、虾肉、烂面条等。 腹部手术或者说任何手术,对于机体而言都是一个负氮平衡的过程,通俗的说就是蛋白的消耗大于摄入。所以,术后的进食和补液对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术后禁食条件下一般需要补液3000ml左右,这也是以往,比如十几年前术后病人的常规操作。不过,对于我们的病人,我们补液一般不超过1500ml,所以,其他的营养需求就要通过口服进食来补充。这有几个好处:1、减少静脉补液,可以减轻心脏负担,这对于高龄或者合并心脏病患者尤其重要。2、减少静脉补液,让患者白天有更多的时间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3、尽早进食,让肠道功能尽快恢复术前的水平。4、有的医生喜欢术后补充白蛋白、脂肪乳,这类制剂我们主诊组目前很少使用,更希望通过口服来完成,因为这类制剂对心脏负荷比较大,而且静脉输注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正如前面所说,术后进食的一个原则就是高蛋白饮食,不少患者喜欢喝果汁,吃水果蔬菜,这个少量可以,但是主要是以增加口味为主,不能作为主食。术后短期进食蔬菜水果的弊端有:1、不提供蛋白,对于康复益处不大;2、术后病人处于应激状态,多数病人会血糖高于术前,再摄入水果可能更高,可能不利于伤口愈合;3、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纤维残渣术后容易滞留在肠道吻合口附近,严重的影响吻合口愈合。最后,进食后需要观察自己的排便情况,如果有明显腹胀、腹泻,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方案。对于术前有肠梗阻的患者,或者手术中医生觉得吻合口质量不满意的患者,遵医嘱适当延后进食时间。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进食时候一定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误吸。 3、排便/便血 我们的患者多数术后5-7天出院,造口回纳手术术后3天出院,期间会经历至少一次排便的过程。许多患者看到第一次大便发黑甚至有鲜血就非常紧张,大可不必。肠癌术后2-4周内多数都会有少量黑便,原因如下:1、手术前口服泻药,肠道清理不干净,还有少量积血没排出;2、手术中肠道吻合口(接口)渗血,术后慢慢排出;3、肠道吻合现在基本都是通过吻合器,通俗的说就是用像订书钉一样的吻合器把两段肠子接起来,这个“订书钉”术后有一部分会脱落,如果脱落的地方正好有小血管,也会引起便血;4、肠道吻合口愈合的过程中会有炎症,期间也会引起便血。第3、4种情况比较常见于术后2-4周的便血。整体而言,吻合口距离肛门越近,便血越鲜红,比如直肠癌术后的可能就是鲜血便,右半结肠癌术后的可能就是黑便、咖啡色便。如果少量的,比如只是裤子粘到了,或者擦纸有黑,问题不大。如果是大量的,或者次数很多的,还伴有心慌乏力的,那要及时联系医生。对于有便血的,术后上完厕所不要马上冲马桶,观察一下拍照,留下证据给负责的医生看,医生也可以根据照片决定是否需要用止血药、肠镜止血甚至急诊手术止血。 4、疼痛、睡眠 手术后疼痛是困扰患者和影响快速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数患者术后有阵痛泵(造口回纳除外),加上前3天的静脉止痛,多数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目前的研究多数表明,中国人止痛药的用量是严重偏少的,多数人会选择忍受。不过,因为多数止痛药能够抑制肠道功能,延缓排气时间,所以我们也不支持过多的使用止痛药。疼痛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感受,个体差异也大。打个比方关公可以不麻醉的情况下刮骨疗法,换个“公主”可能手上伤口敷个药就可以觉得痛得要把御医拉出去斩首了。整体而言,我们认为疼痛需要干预的指征是影响活动或者影响睡眠。术后前三天,因为静脉加镇痛泵,而且肠道功能未恢复,可能疼痛主诉较小。到第四天开始很多病人反倒开始觉得疼痛加剧,觉得难以理解。原因是第一止痛泵用完了拔除了,第二是肠道功能开始恢复,肚子里开始翻江倒海,小肠蠕动引起的疼痛。第5-6天到拔引流管之前又开始引流管旁边拉扯痛,这时因为引流管旁边皮肤炎症以后加上活动后引流管拉扯,再引流管拔除之前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所以,临床实践中真正需要我们再追加止痛药的情况其实还是不多。至于睡眠,那是术后康复的保障。如果术前就有失眠,或者术后入眠困难的,可以告知床位医生,睡前口服安眠药。 5、其他问题 (1)陪护:陪护是患者手术期间的坚强后盾,一定要多关心鼓励患者,共度难关。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一般以晨间查房后或者下午查房后时间比较合适,或者正好床位/主治/主诊医生值班的那天。对于有临时或者永久造口的患者,陪护需要学习如何更换造口袋,如果住院期间还学不会的,术后到造口门诊继续咨询。 (2)拆线:我们术中的切口缝线,即开放手术大切口或者腹腔镜手术取标本切口,没有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可吸收风险(白色),术后不需要拆线,术后2-3个月左右会自己吸收。引流管旁边的黑色或者蓝色风险,一般在拔管后1周左右拆除。 (3)腹带:开放手术的腹带一般建议绑一个月左右,尤其是对于高龄、老慢支咳嗽的患者,或者出院后下床活动、用力排便的情况下,避免伤口裂开。 李艺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浦东院区),周五下午(徐汇院区)
李艺伟 2023-03-03阅读量3106
病请描述:伤寒论原序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 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
王绍义 2023-02-22阅读量512
病请描述: 肠癌绝大多数是采用手术切除疗法,手术后治疗对病人康复有直接影响。中医认为直肠癌的病机是大肠热毒、湿热久郁、阴液受伤,阴虚与湿热并见。肿瘤及周围组织虽被切除,但下焦湿热与阴虚的病机并没有完全消除,术后治疗依然不可忽视。 术后恢复面临诸多问题,各种痛苦接踵而至,如大便频繁腹泻或大便干燥难下,肛门坠胀疼痛,里急后重,臀、骶、会阴疼痛,小便异常等等。术后余邪未除,化疗是以毒功毒的治疗方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加重正气损伤。而中医辩证用药,对邪去正虚、余邪未尽、阴虚湿热、寒热错杂、气血凝滞等证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为病人解除术后痛苦,早日康复,提供了最佳治疗的方案。 术后湿热阴虚证,选用张仲景的葛根芩连汤,和孙思邈的三物黄芩汤加减,而下血过多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证,则选用益气止血的黄土汤加减,对癌细胞转移的,根据不同部位则辩证治疗。 案例:余某某,女,70,直肠癌术后,回肠造口还纳2月余。大便腹泻每天5--6次,里急后重,肛门痛,小便频数尿路感染,失眠,面红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数。证属湿热下注,气血壅滞。方用葛根芩连汤,三物黄芩汤合八正散。方药:葛根30、黄连9、黄芩9、茯苓20、芍药15、藿香15、佩兰15、薏苡仁30、苍术30、炒扁豆30、栀子15、龙胆9、萹蓄15、瞿麦15、蒲公英30、苦参15、生地黄15、金银花30、通草6、木香9、滑石30、车前子30、甘草12克 七付早晚煎服,每服约200毫升。服上方后大小便次数减少,尿常规检查正常。上方加减用药,三诊后大便成成形。后以上方加减,并选加败酱草,大血藤,白头翁,秦皮,石见穿等继续治疗。 方药分析:葛根芩连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主治湿热下注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数,重用葛根一是术后阳气受伤下陷,葛根可使阳气上升,逆周挽留,二是术后肠壁组织受伤,粘膜组织敏感,肠道蠕动增强,出现大便次数增大,里急后重等,葛根有解痉之功,并和甘草有缓急作用。而黄连黄芩是清热解毒燥湿主药。三物黄芩汤是孙思邈的代表方,黄芩既能清实热、湿热、虚热,更能清血热,对直肠癌的大肠热毒、耗血伤阴、血热成毒、出血动血是非常好的一味药,加之生地凉血养阴,苦参清热澡湿。尿频尿急是术后神经受的刺激及湿热下注引起的,八正散清热利尿针对尿频尿急尿不尽尿路感染,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切中病因病机,所以诸证明显好转。
王贻江 2023-02-06阅读量1022
病请描述:蒲黄,味甘,平。主心腹痛,心痛、胸胁痛、腹痛、胃脘痛可以用。主膀胱寒热,利小便,前列腺炎、盆腔炎可以用到。善止血,口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尿血、妇人血崩不止。善消瘀血,软组织损伤、骨节疼痛均可应用。
陈泽才 2023-01-04阅读量1348
病请描述:深秋养肝小知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陈高峰 主治医生 “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浊内阻、湿热内生;久则阻滞气血,气结血瘀,痰脂气瘀互结”是脂肪肝的基本病机。 肝气郁滞症: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都有了很大变化,各种环境及压力刺激都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导致肝疏泄功能异常,气机失调。这类患者常见肝区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胃口欠佳,善叹息、恶心、口苦,遇情绪不舒畅则症状加重,肝脏肿大或不肿,舌质暗红、苔薄白腻,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喜叹息、胸胁或腹部胀满窜痛,女性常出现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在中医治疗上宜疏肝理气:可用柴胡、香附、枳壳、白芍、佛手、薄荷、娑罗子等药物配伍加减以疏肝行气。 在饮食方面:少吃高脂、高糖、辛辣刺激及油煎食物,戒烟戒酒,少喝咖啡,避免过饱,少吃南瓜、芋头、红薯、土豆等易阻塞气机的食物,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在运动方面:建议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体育锻炼。 茶饮:日常可取玫瑰花、绿萼梅、合欢花、白菊花、生麦芽等泡茶饮用。 上海曙光医院东院周六上午脂肪肝专科门诊 上海曙光医院西院周五上午脂肪肝专科门诊
陈高峰 2022-11-22阅读量2145
病请描述:马某,女,53岁,于2022.9.24就诊 主诉:口干口苦1年余 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反复的口干口苦,无昼夜差别,同时伴有怕冷,出汗多,长期便秘,血压偏高,心情不佳时头晕加重,胃口差,不欲饮食,容易反胃,左侧肩部冷痛,无法抬举,肩颈部特别怕冷,双下肢冰凉,舌质淡,水滑,苔白腻,脉沉细。 辨证:肾阳不足,津不上承 方药:黄柏15 砂仁9 炙甘草9 制附片9 肉桂6 黄连6 龙骨30 牡蛎30 茯神18 熟地30 龟甲15 麦冬18 天麻30 陈皮27 党参15 麦芽30 7剂 2022.10.8 服药后口干口苦大减,大便正常,胃纳正常,未见头晕,上下肢凉减轻,血压稳定。肩部、颈部仍怕冷,无法抬举。舌脉同前。 处方:上方去肉桂易桂枝18,制附片加至12,加当归15 桑枝30 炒白芍15 仿当归四逆汤意 按语:本医案需要从整体的体质进行辨证,患者长期生活在北方,气候严寒,容易受风寒侵袭,主要表现为怕冷,颈肩部冷痛,接触冷水后双手指呈鸡爪样手,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同时伴有口干口苦,便秘,这都是标证,其本还在于阳虚,因此本医案运用扶阳思想,采用温肾潜阳大法,引火汤,潜阳封髓丹加减,效果显著。二诊,重点关注颈肩部冷痛,抬举障碍,加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
刘宝君 2022-10-29阅读量3073
病请描述:【带状疱疹民间神秘“捉蛇”疗法】病毒性带状疱疹,是西医的病名,民间称之为“生蛇”、“蛇窜疮”、“缠腰火丹”等。病名往往与疱疹外形及治疗方法相关。西医认为病毒性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首选抗病毒药物及激素,内服配合外用药物,疱疹导致的皮损往往很快结痂脱皮愈合,但治疗后往往容易遗留神经痛,西医只好采用神经阻滞,甚至神经毁损的方法处理且疼痛容易反复。带状疱疹发作时或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疼痛通常都会比较剧烈,直接影响到工作、休息及日常生活,西医往往必须同时用镇痛药物,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镇痛药减轻痛楚,十分痛苦,很多患者是西医长期反复治疗未效来寻求中医或民间另类疗法治疗的。在民间,中医对蛇窜疮的治疗有好些应对方法,或简或繁,但疗效确比不易复发。病因大多认为是“火、毒、湿、热、痰、瘀、正虚挟寒”等为主”。治疗方法颇多:如急性期辩证加减服用龙胆泻肝汤、瓜蒌散、五味消毒饮等,后期用一贯煎、血腑逐瘀汤等中药汤剂治疗。外治法可用外敷草药、雄黄酒擦拭、硫磺苦瓜汁、入地金牛磨米酒涂、云南白药外涂、鲜木薯片外贴、王不流行子研未兑麻油外涂、圈墨治疗、针刺放血、火针点刺、灯火捉蛇、刀砍柱子、祝由念咒法等。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多用火针,加针刺透天凉手法,也有局部梅花针加拔火罐等,下图是师门的民间持咒神秘“捉蛇”法:一般急性期带状疱疹不见火的话容易留下神经根后遗疼痛,用火后一般不留后遗症,疗程一般七天左右,且火烫过的皮肤起泡脱痂后一段时间可恢复原来颜色及形状。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患者虽然皮损恢复正常了,但也必须寻找“蛇头”“蛇尾”重新用见火法把蛇捉出来,配合内服外洗中药,一般2~3周可愈。避免复发的关键是忌口,要求带状疱疹治疗后100天禁止吃鸡,最好抽血验慢性食物不耐受IgG14~135项行精准戒口……我相信一些看似简单的方法,但凡有效,往往都有很深的医理支撑。民间很多都会用“火”来治疗,看来多少有点共性。如果按照西医的病理,中医的“火”疗简直是不可思议。西医认为病毒性疱疹是病毒潜伏于人体脊髓后根,在躯体自身免疫力下降时趁虚复制而发病,也就是说病毒潜伏于体表之下的躯体深处,任何外治方法根本不可能瞬间清除病毒,而认为~“火”疗使躯体自身免疫力在瞬间提高,更是无稽之谈。民间的很多治疗带状疱疹的另类疗法,可谓法简而效宏。可中医在医案的整理、疗效统计上是一个弱项,各种“偏方、土法”速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问题往往通过“医缘”去诠释”……
潘飞鹏 2022-10-29阅读量1.6万
病请描述:医案1:吴某,女,56岁,2022.9.24日初诊 主诉: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10月余 病史:患者去年12月开始绝经,之后开始出现双侧手指肿胀、疼痛,双手晨僵半小时后可好转,无变形。同时伴有怕冷、出汗多,无口干口苦,纳可,二便调,眠安,外院及本院多次复查类风湿因子,风湿免疫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给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止痛治疗。舌质淡红水滑,苔薄白,边有瘀点,脉细滑。 处方:桂枝9g,白芍15g,知母9g,生麻黄6g,淡附片9g,防风9g,白术15g,炙甘草9g,干姜9g,威灵仙30g,姜黄9g,伸筋草9g,豨莶草27g,鸡血藤30g,炒麦芽30g,共7剂。 2022.10.3网络复诊:服药7剂,手指关节疼痛肿胀大减,晨僵只要几分钟即缓解,舌像同前,处方:守方7剂。 医案2:王某,女,53岁,2022.1.9日网络初诊 主诉:双手指麻木疼痛3年余 病史:患者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手指尖麻木、发凉,同时伴有肩关节酸胀难受,晨起严重,下午可稍微缓解,平素怕冷,出汗不多,无口干口苦,纳可,二便调,眠安,舌质嫩红,太少,脉未触及。 处方:桂枝15g,炒白芍15g,羌活12g,黄芪30g,当归15g,豨莶草30g,鹿衔草30g,伸筋草15g,葛根30g,蜜麻黄9g,茯苓15g,炒白术15g,生姜12g,炙甘草9g,7剂。 2022.1.17网络二诊:诉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发凉症状大减,肩关节酸胀缓解,以前曾在别处针灸很多次,也只能缓解一时,花了钱没效果。这次效果这么好,感叹中医太神奇了。 处方:在上方基础上加鸡血藤30g,巴戟天12g,淫羊藿10g,知母9g,细辛6g,7剂。 2022.5.11 网络随访,自从上次服药后手指疼痛麻木一直未复发。这次是因为眼睛酸胀疲劳就诊,给与滋补肝肾治疗。 按语:这两个医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处于天癸已绝,阴阳失调,正气已虚阶段,这时风寒易袭,故出现手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晨僵等表现,同时患者平素怕冷、出汗多,属于桂枝体质。 医案1中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此方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他是这么描述此方的:“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wāngléi),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临床应用广泛,疗效卓著。该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白术,炮附子、麻黄、知母,防风9味药组成。这个诸肢节疼痛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小到手指关节、大到膝盖关节,有疼痛的感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风湿关节炎等。以前叫痹症。这张方子,也可以看作是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变化而来,方中的麻黄、桂枝、附子、生姜四味药组成了一个强大、强力的先遣队,可以对骨缝、关节深处的寒邪搜刮出来。而防风有个称号叫“能除诸风”,不但可以抵御体外的风邪来犯,还能把体内的风邪赶出去;这个风药的精妙在于还能除湿,就像在通风的地方吹干的衣服。而白芍则是收敛的作用,不让麻黄桂枝的药性用太快,太猛,免得伤到身体。同时在本案中加用威灵仙、伸筋草、豨莶草、鸡血藤等具有舒筋活络的专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医案2中,关键在于病程较长,久病必虚,不通则痛,不荣亦痛,以手指麻木为主证,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加舒筋活络之品,收效显著,后期加入培补肝肾药物,奏效亦捷。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治疗以血痹为主的病证。原文为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其他以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如糖尿病并发症、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末梢神经炎、中风先兆等,都可以使用本方。
刘宝君 2022-10-06阅读量6708
病请描述:秋分的到来暑气的减退由热燥转向凉燥。凉燥与热燥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热燥由饮食辛温的生姜酸枣羊肉辣椒之类,在秋天干燥温热的秋风季侵袭作用下发病,出现红肿热痛等热性疾病。而凉燥则是秋分后,气候转凉,感受秋风寒凉之气侵袭,出现发烧、鼻塞流涕、口鼻咽燥而痒、干咳无痰等症状的外感病。
吴欢 2022-09-24阅读量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