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4-01-15阅读量1463
病请描述:与其他疾病一样,药物和手术治疗对每个病人的效果不可能是千篇一律,而是有一定的差异性。脑起搏器也不例外,有的症状改善几乎达100%,有的只有改善30%~40%,甚至更低。在你决定做脑起搏器手术前,也许最关心的是装了脑起搏器后治疗效果如何,手术风险有多大? 决定脑起搏器治疗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即病人的选择,刺激电极植入的准确性以及术后刺激参数程控和药物的配合。不是每一个帕金森病病人都适合脑起搏器治疗。从帕金森病病程来看,脑起搏器通常适合中晚期的帕金森病病人。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最基本治疗。在帕金森病早期,吃药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不需要手术,除非药物副作用特别大,不能难受。但帕金森病吃药效果比较好的时间一般只有4~5年时间,医学上也把这个时间叫做“蜜月期”,随吃药时间延长,药效愈来愈差,药的剂量也愈来愈大,并且出现运动波动症状,如症状来去无踪的“开-关”症状,舞蹈样异动症状等。这个时候单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到达满意效果,需要脑起搏器治疗。但如果到了很晚期,病人已卧床不起,肌肉关节已经固定畸形,这个时候即使安装脑起搏器治疗,也无济于事。因此,需要了解安装脑起搏器的最佳时期。 对吃药反应情况可预测脑起搏器治疗效果。通常有这样一个关系,如果病人吃左旋多巴剂制反应较好,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比较好,也就是说有药性时症状和没有药性时症状反差愈大,脑起搏器治疗效果也愈好。安装脑起搏器的病人,一般要求吃左旋多巴类药物有效,如果病人从一开始吃药就没有效果,脑起搏器治疗也可能没有效果。但对震颤症状例外,震颤症状不管对药物治疗有没有效果,脑起搏器治疗都有良好疗效。药物治疗和脑起搏器治疗两者互不对立,吃药不是为了不手术,手术也并不为了不吃药。因为在中晚期,即使加大药物剂量,疗效持续时间也很短,效果有限,病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无药性作用状态,而起搏器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病人的无药性作用时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吃药剂量。因此,对中晚期帕金森病病人最佳的治疗手段应是“一手拿着多巴胺药物,一手拿着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对不同症状改善程度也不一。对吃药能改善的症状,脑起搏器治疗一般都有效果。对静止性震颤和肌僵直症状效果最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运动迟缓也有明显效果。对启步困难、“冻结”症状效果差一些,对严重的姿势不稳没有明显疗效。吃左旋多巴类药物没有效果的一些症状,如便秘,痴呆及其他植物神经功能症状脑起搏器治疗无效。 脑起搏器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刺激疗法,但也要通过手术安装,把刺激电极植入脑内神经核团,脉冲发生器植入胸部皮下,通过皮下导线把刺激电极和脉冲发生器连接起来。虽然是微创手术,安全性很高,但也有一定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是颅内出血、感染及皮肤切口愈合不佳等。颅内出血是最严重并发症,幸好这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大概在1~2%左右,我们在3000多例病人中还没有发生过。刺激也有副作用,包括麻木、头晕、乏力、发音含糊、声音低下及肌肉抽搐等,但这些副作用都较轻,一般可以通过调节刺激参数,缓解或消除。
胡小吾 2024-01-08阅读量978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2-20阅读量1503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2-11阅读量1664
病请描述:在确定手术后接下问题就要考虑用什么靶点刺激。帕金森病刺激靶点有丘脑腹中间核、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腹中间核主要对震颤效果比较好,对其他症状效果不明显;丘脑底核刺激对震颤的效果与丘脑腹中间核相当,但对其他症状效果也明显,所以近15年我们仅丘脑底核或者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而不用丘脑腹中间核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各有优缺点。丘脑底核刺激效果较好,也较全面,在没有药性时症状改善明显,术后药量也可以减得多一些,甚至少部分帕友能停药,平均减药量在1/3-2/3左右,也有少数帕友不能减药。缺点是部分帕友异动和有药性时的肌张力障碍(抽筋)控制差,甚至加重。最棘手的问题个别帕友术后药少了,刺激强度小了,就动不了;药加一点或者刺激强度大一点就出现严重异动。极个别帕友吃小量左旋多巴或者低强度的丘脑底核刺激就出现剧烈异动,也叫脆性异动,国外报到约占4%。 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对异动和肌张力障碍效果较好,但在药物关期(没有药性时)改善程度不如丘脑底核刺激,术后药量减得少,或者维持不变,甚至还要增加。所以到底选择丘脑底核刺激还是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帕友都可以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有部分可以选择丘脑底核也可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但对脆性异动患者,或者药物开期(有药性时)有严重肌肉抽筋,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 相对来讲,国外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的比例高一些,国内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比例高一些。这与国外患者服药量普遍比较大,异动症比较多,国内药量控制严,异动症相对较少有关。7-8年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丘脑底核刺激。后来发现部分帕友术后出现处理很棘手的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采用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也越来越多,也掀起一股小小的苍白球刺激热潮。我们在2016年前,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约占4%,丘脑底核刺激约占96%,在2017和2018年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增多,约占10%,丘脑底核约占90%。最近几年又发现,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在没有药效时改善不尽人意的患者不少,刺激丘脑底核背侧和未名定带,使用交叉电脉冲刺激模式,也可以很好控制异动。所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比例又减少到5%左右(图383740),并且有进一步减少趋势。 目前我们总的原则是没有特别情况,尽量选择丘脑底核刺激,但必须把非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不可的患者一定要筛选出来,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对极少数病情比较复杂、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部刺激都没有把握控制的患者,我们也尝试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双靶点一次性植入电极,术后先接丘脑底核电极或者苍白球内侧部电极。如果效果不佳在局麻下即可切换刺激电极。
胡小吾 2023-12-04阅读量1050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1-23阅读量1474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1-23阅读量1538
病请描述: 在确定手术后接下问题就要考虑用什么靶点刺激。帕金森病刺激靶点有丘脑腹中间核、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腹中间核主要对震颤效果比较好,对其他症状效果不明显;丘脑底核刺激对震颤的效果与丘脑腹中间核相当,但对其他症状效果也明显,所以近15年我们仅丘脑底核或者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而不用丘脑腹中间核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各有优缺点。丘脑底核刺激效果较好,也较全面,在没有药性时症状改善明显,术后药量也可以减得多一些,甚至少部分帕友能停药,平均减药量在1/3-2/3左右,也有少数帕友不能减药。缺点是部分帕友异动和有药性时的肌张力障碍(抽筋)控制差,甚至加重。最棘手的问题个别帕友术后药少了,刺激强度小了,就动不了;药加一点或者刺激强度大一点就出现严重异动。极个别帕友吃小量左旋多巴或者低强度的丘脑底核刺激就出现剧烈异动,也叫脆性异动,国外报到约占4%。 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对异动和肌张力障碍效果较好,但在药物关期(没有药性时)改善程度不如丘脑底核刺激,术后药量减得少,或者维持不变,甚至还要增加。所以到底选择丘脑底核刺激还是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帕友都可以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有部分可以选择丘脑底核也可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但对脆性异动患者,或者药物开期(有药性时)有严重肌肉抽筋,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 相对来讲,国外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的比例高一些,国内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比例高一些。这与国外患者服药量普遍比较大,异动症比较多,国内药量控制严,异动症相对较少有关。7-8年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丘脑底核刺激。后来发现部分帕友术后出现处理很棘手的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采用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也越来越多,也掀起一股小小的苍白球刺激热潮。我们在2016年前,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约占4%,丘脑底核刺激约占96%,在2017和2018年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增多,约占10%,丘脑底核约占90%。最近几年又发现,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在没有药效时改善不尽人意的患者不少,刺激丘脑底核背侧和未名定带,使用交叉电脉冲刺激模式,也可以很好控制异动。所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比例又减少到5%左右(图383740),并且有进一步减少趋势。 目前我们总的原则是没有特别情况,尽量选择丘脑底核刺激,但必须把非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不可的患者一定要筛选出来,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对极少数病情比较复杂、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部刺激都没有把握控制的患者,我们也尝试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双靶点一次性植入电极,术后先接丘脑底核电极或者苍白球内侧部电极。如果效果不佳在局麻下即可切换刺激电极。
胡小吾 2023-11-21阅读量948
病请描述:在确定手术后接下问题就要考虑用什么靶点刺激。帕金森病刺激靶点有丘脑腹中间核、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丘脑腹中间核主要对震颤效果比较好,对其他症状效果不明显;丘脑底核刺激对震颤的效果与丘脑腹中间核相当,但对其他症状效果也明显,所以近15年我们仅丘脑底核或者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而不用丘脑腹中间核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各有优缺点。丘脑底核刺激效果较好,也较全面,在没有药性时症状改善明显,术后药量也可以减得多一些,甚至少部分帕友能停药,平均减药量在1/3-2/3左右,也有少数帕友不能减药。缺点是部分帕友异动和有药性时的肌张力障碍(抽筋)控制差,甚至加重。最棘手的问题个别帕友术后药少了,刺激强度小了,就动不了;药加一点或者刺激强度大一点就出现严重异动。极个别帕友吃小量左旋多巴或者低强度的丘脑底核刺激就出现剧烈异动,也叫脆性异动,国外报到约占4%。 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对异动和肌张力障碍效果较好,但在药物关期(没有药性时)改善程度不如丘脑底核刺激,术后药量减得少,或者维持不变,甚至还要增加。所以到底选择丘脑底核刺激还是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帕友都可以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有部分可以选择丘脑底核也可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但对脆性异动患者,或者药物开期(有药性时)有严重肌肉抽筋,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 相对来讲,国外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的比例高一些,国内选择丘脑底核刺激比例高一些。这与国外患者服药量普遍比较大,异动症比较多,国内药量控制严,异动症相对较少有关。7-8年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丘脑底核刺激。后来发现部分帕友术后出现处理很棘手的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采用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也越来越多,也掀起一股小小的苍白球刺激热潮。我们在2016年前,苍白球内侧部刺激约占4%,丘脑底核刺激约占96%,在2017和2018年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增多,约占10%,丘脑底核约占90%。最近几年又发现,苍白球内侧部刺激在没有药效时改善不尽人意的患者不少,刺激丘脑底核背侧和未名定带,使用交叉电脉冲刺激模式,也可以很好控制异动。所以选择苍白球内侧部刺激比例又减少到5%左右(图383740),并且有进一步减少趋势。 目前我们总的原则是没有特别情况,尽量选择丘脑底核刺激,但必须把非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不可的患者一定要筛选出来,做苍白球内侧部刺激,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对极少数病情比较复杂、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部刺激都没有把握控制的患者,我们也尝试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内侧部双靶点一次性植入电极,术后先接丘脑底核电极或者苍白球内侧部电极。如果效果不佳在局麻下即可切换刺激电极。
胡小吾 2023-11-07阅读量861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1-03阅读量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