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声嘶 > 内容

声嘶内容

初步认识肺动脉高压

病请描述:        肺动脉高压疾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导致这个疾病原因较多,对于呼吸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常规检查有哪些?特殊检查有哪些?作为患者和家属可以初步了解一下         一、常见症状:肺动脉高压一般症状为活动后气促、晕厥、咯血、声嘶。其中,活动后气促为最常见的表现。其次,肺动脉高压的晕厥与其他疾病产生的晕厥存在差异,一般在活动的情况下出现,我们看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常常是做完手术病人下床之后摔倒,或者是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走走楼梯就摔倒,这一类晕厥是在运动中发生的。另外,肺动脉高压患者还会出现咯血、声音嘶哑等症状。要注意一旦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除了要考虑咽喉部的问题,还要注意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由于肺动脉干增宽压迫了神经,造成了声音嘶哑的症状。         二、常规检查         1、心电图检查:患者心电图方面可能会出现右心负荷增加的改变,比如出现一导联和三导联的主波“争锋相对”、二导联p波的升高,AVR导联的R波升高,还有V1、V2、V3导联的R波增高,V1导联的R波和V1导联的S波比大于1.05毫伏,考虑诊断右心后负荷增加的改变。这些心电图的改变敏感性不够,但是特异性是足够的。就是说心电图没有改变,正常的心电图不能说患者一定正常,可患者心电图出现问题,那么患者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还是偏大的。右心后负荷增加的改变并不是说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的改变特有的,这只是右心负荷的增加,从而出现改变。         2、胸片检查: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胸片会出现肺动脉段隆鼓,右心缘比较圆钝,同时可以看到肺动脉干的增粗,以及看到鼠尾样的改变,即肺动脉干的主干很宽、但下面分支细小的样子。       3、心脏超声:可以见到右心房右心室的增大、三尖瓣返流等,若三尖瓣返流的流速大于2.6m/s,那么考虑患者可能存在肺动脉压力的升高。         4、CTPA检查:CTPA就是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这个检查测量肺动脉干的横径,和同一层面主肺动脉干进行比较,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主肺动脉的横径,依此进一步明确诊断是否存在肺栓塞。         三、特殊检查       上述常见症状和常规检查知道后,接下来就要做右心导管术检查,这个检查技术,不是所有医院的呼吸内科均具备这个诊查技术,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正常情况,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为14mmHg,正常上限一般不超过20mmHg,大于等于25mmHg即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21-24mmHg患者处于临界状态,需要进行监测,一般都不超过20mmHg。平时通过心脏扇超检查来测肺动脉压力以判断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但存在准确性,其实右心导管检查才是金标准,为确诊肺高血压必须进行该检查。而且判断治疗效果,右心导管术检查也是金标准。         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X心排量 右房压,肺动脉压力是受到这两个变量(肺血管阻力和心排量)的影响,一般来说当肺血管阻力很高的时候,心排量就低。假如一个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的心功能改善,肺血管阻力下降,管腔变大,更多的血液进入肺循环,心排量增加,病人的活动状态就较好。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好坏不能单根据一个压力来判断,比如,同样的病人,肺动脉高压压力相同,但他们的症状可能有天壤之别,也就是说,肺动脉高压不能根据压力高低来判断改病人的情况是好转还是恶化。         所以,肺动脉高压的治疗重点是治疗肺血管阻力,这个肺血管阻力不断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失去代偿能力反而下降,到了晚期,心脏功能衰弱,心排量减少。这个是我们医生常常要辨证地看待这个肺动脉压力的重要环节问题,即更要看其实质,治疗要关注肺血管阻力,也要关注心排量。医生在给病人用药治疗前,要先给病人做一个右心导管检查,用药后也做一个右心导管复查,如果肺血管阻力下降,不管压力升高,证明治疗有效果的,由此可见,右心导管检查有利于判断治疗效果。这个也是患者和家属要知道的一个事情,有利于让患者配合接受右心导管术检查以取得肯定的治疗效果。         其实右心导管术检查远不至于这些好处,这个检查将毛细血管做一个分界点,通过右心导管检查,判断病变发生的部位,并依据病变发生部位判断肺动脉高压类型。类型分清了,医生更加能够精准治疗用药。比如,医生在右心导管术检查中,可以做急性血管反应试验,让患者吸入万他维,然后进行右心导管的检查,看看压力和心排量的变化,以此来判断是否阳性,如果是阳性,可以口服CCBs钙离子阻断剂治疗。当然要注意,只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遗传性的肺动脉高压以及药物、毒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需要做肺血管反应试验。         借助右心导管术,可以肺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等,这里就不展开叙述。总之,我们呼吸科医生发现肺动脉高压患者,除了常规检查以外,会根据病情进行右心导管、有创的运动心肺运动、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内活检、急性肺栓塞的血栓抽吸术、慢性血栓的球囊扩张、肺动脉狭窄支架植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抽吸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静脉导管内溶栓等血管介入检查和治疗,患者和家属由此了解这些知识有利于更好配合治疗。

王智刚 2019-02-19阅读量1.0万

复杂性高难度甲状腺手术系列介...

病请描述: 复杂性高难度甲状腺手术系列介绍(一) ----—难治性弥漫性毒性巨大甲状腺肿伴重度甲亢          甲状腺手术属于普外科基本手术之一,但是由于颈部手术涉及众多血管、神经,一些非常规、复杂的高难度甲状腺手术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下面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个罕见的难治性弥漫性毒性巨大甲状腺肿伴重度甲亢患者的治疗经过。        患者,女,19岁,甲亢病史十年,双侧颈前区进行性肿大十年,诊断为弥漫性毒性巨大甲状腺肿伴重度甲亢。患者一直在内分泌科予以药物治疗,虽然抗甲亢药物已达到临床用药极限剂量,并且已经出现药物性肝损,但是甲亢仍然无法完全控制,而且病情不断进展,颈部逐渐增粗、突眼也日渐严重。至就诊前,双侧颈前区已经明显肿大,颈部甚至已超过了头部的直径。患者慕名至瑞金医院寻求治疗,查体发现:双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上顶至下颌,下方与锁骨融合,颈前肌肉无法扪及,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所有骨性标志全部消失,听诊可及明显血管杂音。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因此内分泌科组织了内分泌科、核医学科、放射科和普外科在内的MDT(多学科治疗)全院大会诊。经全院专家讨论,内分泌专科专家认为:患者有十年甲亢病史,抗甲亢药物已达到临床用药极限剂量,仍然无法控制甲亢病情,而且由于长期大量服用治疗甲亢药物,该病人已出现严重的药物性肝功能损伤,必须寻求药物治疗之外的其他有效治疗手段。核医学科专家认为:由于患者甲状腺体积过大,如果进行131碘治疗,需要反复使用大量碘剂,风险太大,而且疗效无法确定,关键是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甲状腺危象,因此不建议进行碘剂治疗。放射科专家认为:该病人双侧甲状腺巨大,推移颈部动脉、静脉和神经,颈部缺乏正常解剖标志,气管明显压迫由圆形变成狭长形,同时由于甲亢和巨大腺体的原因,整个甲状腺被大量曲张的血管所包围,手术风险巨大。经瑞金医院全院专家会诊,一致认为外科手术治疗是该病人唯一的有效手段。        参加全院MDT大会诊的邱伟华主任认为,该患者属于复杂性高难度甲状腺手术,手术风险巨大,但是为了给患者最好的治疗,仍然将患者从内分泌科转诊至外二病区邱伟华主任床位。        邱伟华主任及其团队集体讨论该病人病情,认为该病人手术风险主要体现在:        1. 该患者双侧甲状腺明显增大,单侧甲状腺直径长达15cm-20cm,通过影像学检查提示:甲状腺被大量曲张的血管包绕,手术中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2. 患者甲亢病史长达十年,经过反复甲亢药物治疗,导致甲状腺腺体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分界不清,且巨大的甲状腺包绕推移压迫正常组织,尤其是颈内静脉、颈总动脉、迷走神经、膈神经以及喉返神经被巨大腺体压迫推移,无法按照通常的解剖标志进行手术,尤其是颈内静脉壁本身就只有一张纸片的厚度,给手术操作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3. 该患者的气管明显受压,从CT上观察气管已被巨大的甲状腺压迫成“一线天”,病人也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由于气管长期受压,一旦切除甲状腺,失去甲状腺支撑的气管很可能出现气管软骨塌陷,导致术后窒息,需要进行气管切开。        4. 由于长期甲亢无法完全控制,患者术前TSH 0.0017umol/ml,远低于正常值0.35-4.94umol/ml,术中及围手术期处理稍有不慎即会导致严重的甲状腺危象,甚至危及生命。        5. 药物性肝损严重,术前ALT217U/L,AST105U/L,手术对甲状腺的刺激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        虽然手术风险巨大,但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弥漫性毒性巨大甲状腺肿伴重度甲亢,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手段。邱医生在与家属多次沟通病情之后,在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和内分泌科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决定挑战风险,进行双侧巨大甲状腺全切除术。        2013年7月,由邱伟华主任医师主刀在瑞金医院总院行双侧巨大甲状腺全切术,术中探查:双侧甲状腺异常肿大,左侧甲状腺约18x8x7cm,右侧甲状腺约17x7x6cm,甲状腺质地软,腺体周围明显曲张的静脉直径可达1cm,颈前肌肉与腺体粘连紧密,甲状腺推移压迫双侧喉返神经、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气管受压明显。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邱伟华主任完整切除双侧甲状腺,成功保护颈部所有血管和神经,病人清醒之后发音良好,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安返病房。术后患者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恢复很快,术后三天就顺利出院,没有出现任何声嘶、手足低钙搐搦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门诊复查,甲亢症状明显改善,颈部受压解除,病人恢复良好。        甲状腺位于人体的“咽喉要道”,同时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甲状腺的手术操作要求素来是以精准而著称,它不仅要求精准地切除甲状腺组织、完整保留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和甲状旁腺,并且在有必要施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时,需要完整保护好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膈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这个病例的难点在于如此巨大的甲状腺同时合并药物无法控制的甲亢以及药物性肝损,我们通过全院的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精细的手术操作和精良的术后护理,终于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邱伟华 2016-02-15阅读量1.2万